






减隔震摩擦摆支座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球面摆动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由于摆的质量相对较大且运动路径较长,其自振周期通常大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这种延长周期的效果使得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地震波的频率变化,减小了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建筑支座的布置方式:主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型式及建筑的宽度确定。建筑支座的布置主要和挢梁的结构形式有关。建筑支座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但是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与质量。建筑支座的主要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反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并同时能适应梁部结构的变形(位移和转角〕。建筑支座更换施工注意事项对不同形式的建筑应采用不同的顶升方式。

橡胶支座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橡胶支座具有: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加工制作容易、可定型生产;用钢量少、成本低;其橡胶弹性能消减上下部结构所受的动力,吸收部分振动,可减振、抗震;可改善墩台受力情况;能有效地分布水平力,适用于任意方向变形(宽桥、曲线桥、斜桥);安装及更换方便等优点。
GB527-83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GB/T528-9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700-88碳素结构钢GB1033-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L03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1O40-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LL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GB/T1682-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18O4-92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2041-89黄铜板GB/T3280-92不锈钢冷轧钢板GB3512-83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GB6031-85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一85IRHD常规试验法)GB7233-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7759-87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7762-37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静态拉伸试验方法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11352-8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JB/T5943-91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HG/T2502-935201硅脂橡胶支座铁路建筑支座采购请到建筑支座的布置建筑支座的布置主要和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关。

地震时,上部结构置于柔性隔震层上,只做缓慢的水平运动,从而“隔离”从地面传到上部结构的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反应。大地震时结构如同处于“安全岛”上,能有效保护建筑和室内物品不受损坏。这种把传统“硬抗”方式改为“以柔克刚”的减震技术,是中华文化“以柔克刚”哲学思想在抗震减灾技术上的成功运用。我们的祖先早就成功地将隔震技术运用在遍布全国的宫殿、寺庙、楼塔等建筑中,使它们在历次大地震中得以保存下来。现代隔震技术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复杂或大跨建筑、建筑、学校、医院、住宅、重要设备和历史文物等,有些隔震工程已经成功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我国座隔震建筑于1980年建成。1993年建成的我国栋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橡胶支座隔震房屋,位于广东汕头,经受了1994年台湾海峡3级地震的考验。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建筑结构会产生振动,而摩擦摆支座中的摩擦材料就是利用这种振动作用的。当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时,支座底部的钢板就会受到应力,这时,摩擦材料就会通过擦蹭作用,产生摩擦力抵消这部分应力,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